《组织人事报》刊发我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章:《改革落实要下足“锤钉之功”》

发布日期:2024-08-06  浏览次数:8762



改革落实要下足“锤钉之功”

太和县委办公室 范奕鸣


 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,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,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,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,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。全会同时明确,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,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。

  蓝图已绘就,各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一锤接着一锤敲,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,以“实钉子”“硬锤子”“勤落锤”,久久为功、锤锤相继,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,确保改革落实的每一颗“钉子”实而又牢。

  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、深水区,然而“等一等”“打折扣”“搞变通”等思维在个别地方、部门还存在,一定程度上既制约改革红利的放大,更拖延改革节奏的深入。须知,全面深化改革朝夕必争、分秒必夺,既等不起,也慢不得,更拖不起,任何庸懒散浮拖、为官不为的“软钉子”,必将成为改革路上的“绊脚石”,都必须毫不留情地“拔掉”。同时,用好监督执纪手段,对于敷衍塞责、拖延扯皮、屡推不动、屡教不改的,要严肃问责,把“板子”打到具体人身上,并坚持清单式“挂账销号”,闭环式“跟踪问效”,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末端、落到实处。

  改革就是“破局”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绝不是轻轻松松、敲敲打打就能实现的,特别是当前一些改革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堵点和难点,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“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”,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各种障碍藩篱。越是在这种背景下,越需要使出“千钧力”。一方面,力度要“过硬”。各级各部门要敢于攻坚抓落实,聚焦制约发展、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,敢于直面问题、动真碰硬,拿出真刀真枪的解决措施,奔着问题去、盯着问题研、追着问题改,以改革打通政策堵点、破解发展难点、回应民生痛点,不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,逐步将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成果清单”。另一方面,力量要过硬。对于“急难险重”的“硬钉子”“硬骨头”,必须选派出一批政治过硬、能力过人、作风过关的“硬锤头式”改革“闯将”、发展“干将”、攻坚“猛将”到改革前沿、发展一线,才能迅速打开局面,扭转改革局势。

  “千锤一钉”胜过“一锤了之”。钉钉子切忌一蹴而就,“一锤了之”看似迅速,实则是“猛出锤”“急出锤”“乱落锤”,不仅钉不深、钉不牢,更有可能将钉子钉歪,甚至会伤到手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“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”的实干精神和改革魄力,既当改革促进派,又当改革实干家。一方面要“看准”,要强化问题意识和全局观念,既聚焦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重点领域,又着眼于“一子落而满盘活”的关键环节,强化调查研究、准确把握时机、科学判断形势,抓好“牛鼻子”,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潜力优势,趟出一条具有“核心竞争力”的改革发展之路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“坚定不移抓”,机遇转瞬即逝,改革不容有丝毫徘徊停歇,要锚定既定目标,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,主动出击,“能多干就多干一些”,把每颗“钉子”当作“节点”,逐点推进和落实,不等不靠、有力有序、驰而不息抓到底,通过一锤一钉努力,积小胜为大胜,把蓝图变为现实,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。


常用链接导航